观点:DeFi和区块链游戏 两者中谁才是杀手级应用?
- 资讯
- 2024-11-25
“杀手级应用程序”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巨大价值的应用程序,它确保了与其相关的技术的成功。简而言之,杀手级应用就是让其底层技术首次被广泛理解,为主流采用打开了闸门。
例如,电子邮件被广泛认为是互联网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程序,网页浏览器是第二个杀手级应用程序。在当时,这两个杀手级应用程序是普通公众想要涉足互联网的唯一原因。
现在,加密货币面临着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互联网相同的难题:寻找杀手级应用程序。就像当时的互联网一样,加密货币与之前的技术无法相提并论,这让普通人更难理解它的基本概念,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的参考点来帮助理解它。
用Facebook来解释Snapchat很容易。通过引用本地存储来解释云存储也是可行的。但要解释加密货币真正的颠覆性潜力,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DeFi:加密领域的“倒霉”杀手级应用程序
毫无疑问,DeFi是我们对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金融体系的回应。一个联网的设备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没有看门人,没有中介,没有对种族、性别、地点的任何偏见,而且应有尽有。个人完全拥有自己的资产,即没有人可以冻结个人资产,也没有人可以审查个人交易。
虽然这个前提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但其他人根本无法理解“没有银行的钱”的想法。用共识机制来解释也不会有帮助,只会让他们进一步疏远加密货币。
想象一个场景,一个首次使用加密货币的用户希望参与Aave的USDC借贷池。首先,他需要创建一个钱包。然后,他需要从CEX购买ETH,并将其提到这个钱包中。然后,他需要从CEX购买USDC,并将其提到同一个钱包中。一旦他的ETH和USDC都到达他的钱包,他就会去Aave的网站,选择ETH网络,连接他的钱包,最后存入他的USDC。要想提款,他必须反过来做上述的事情。
简单地把钱存入借贷池所需要的步骤之多无疑会困住大多数刚开始的人。更不用说没有“客户服务”或“支持”来帮助他们,把钱寄到错误的地址意味着钱将永远丢失——更不用说理解打包代币、无常损失或MEV等概念(以及它们各自对其存放的资本带来的细微差别)。这绝对不是对初学者最友好、最宽容的学习曲线。
因此,大多数人宁愿把毕生积蓄放在一家成熟的银行,而不是某种形式的“去中心化互联网货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目前的DeFi还不足以成为加密货币的杀手级应用。
区块链游戏:加密领域中真正的杀手级应用程序
[AndroidPonsel] Axie Infinity 强调“赚钱”意味着它主要吸引精通加密货币的人——与被认为是加密货币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程序相去甚远。
DeFi所缺乏的正是区块链游戏所擅长的:低门槛。如果处理得当,普通人甚至不会知道他们在游戏中的皮肤实际上是NFT,他们在游戏中的黄金储备实际上是可用于交易的加密货币。这与DeFi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DeFi中,任何人开始都必须预先承担一定程度的货币风险。
但是,目前的区块链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让非加密用户更容易上手。其中一些甚至比DeFi更糟糕——强制新玩家购买NFT,有时甚至需要花费数千美元,而只是为了玩他们的“游戏”。
Axie Infinity便是这种“游戏”的典型例子。如果没有了“游戏即赚钱”的吸引力,Axie Infinity将成为市场上另一款用户终身价值较低的游戏。
[Zipmex] Axie Infinity 的游戏截图:老实说,如果拿掉它的“玩赚”的魅力,你会继续玩这款游戏吗?
与当前区块链游戏的方法相反,加密货币和 NFT 应该是对游戏的补充,而不是它的主要定义功能。玩家甚至不应该意识到加密货币和NFT实际上是用来代表游戏内的资产的。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款突破性的基于区块链的MMO游戏,即使我们拿走了它的区块链组件,它也可以独立存在。想象一下,一个区块链辅助的绝地求生或英雄联盟,其游戏内的资产,如角色皮肤,都在链上呈现。一旦玩家意识到他们可以“未经允许”地与他人交易游戏内的资产,那么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前路漫漫
在加密货币和NFT被广泛采用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是好是坏,由于DeFi的非托管性质,对于那些刚刚开始的人来说,它总是需要经历一个无情的学习曲线。
相比之下,区块链游戏(如果处理得当)可能会弥补DeFi失败的地方:成为加密货币的杀手级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以玩家的最大利益为核心(优先考虑“玩赚”而不是实际可玩性)的区块链游戏将不可避免地消亡。在此之后,我们可以期待第一代AAA级爆款区块链游戏的出现:没有“玩就能赚到”的废话,只有纯粹的乐趣。
总之,游戏本身应该而且必须永远是核心产品——加密货币和NFT只是为了丰富游戏体验。
Source:https://hackernoon.com/why-blockchain-gaming-is-defis-killer-app
本文链接:http://www.bqcjw.com/read/4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