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o能成功翻身吗?
- 资讯
- 2024-11-14
本文转自公号:老雅痞(laoyapi)
Kimming| 作者
Lido DAO在过去七天的时间里,市值上涨大约200%,一下子成为市值排名100位的数字资产中最赚钱的加密货币。主要的利好是因为以太坊2.0的推出。最近,以太坊开发者宣布,Merge更新预计将在9月19号进行,Lido DAO token(LDO)在宣布当日就涨了25%。这是因为Lido的质押合约中锁仓了510万个以太坊。除了价格上涨以外,通过Lido平台的以太坊质押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主要原因是大家已经得知了即将发布的确切日期。Lido 目前是按质押总价值计算的最大提供商,成功的 Merge 发布可能会为 Lido 带来更多用户,进而可能会增加对 LDO 代币的需求。
不能忽略的事实
不得不说的是,即使价格上涨了 200%,但从历史最高点来对比,现在价格只是当初的约40%,也不足以弥补 LDO 今年的损失。自 4 月触及局部高位以来,LDO 市值缩水 66%。7 月初,LDO 下跌了近 90%,使其成为市值前 100 种加密货币中表现最差的token之一 。
Lido DAO的春天?
根据今年三月份的一篇研究显示:Lido是以太坊流动性质押的市场领导者,占该领域市场份额的 80% 以上。Lido 联合创始人 Konstantin Lomashuk 在接受 TechCrunch 采访时表示,以今天的价格计算,在 Lido 上质押的资产价值超过 100 亿美元,分布在 76,000 个个人加密钱包中。他还表示,要了解为什么 Lido 上的资产在 2021 年增长了 15,000%,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一些加密货币持有者不选择质押他们的代币。
首先,与投资一些去中心化金融 (DeFi) 产品相比,Staking 被认为风险较小,因此从回报的角度来看利润较低。更重要的是,质押的 ETH 被有效地“锁定”了,目前无法撤回,这使得高回报的 DeFi 策略对许多寻求收益的人来说更具吸引力。
其次,如果用户想在今天质押他们的 ETH,他们要么需要至少投入 32 个 ETH(按今天的计算价值超过 93,000 美元),大多依靠像 Coinbase 或 Binance 这样的中心化交易所。大家都知道,加密用户,尤其是早期参与者,更愿意使用去中心化网络,而不是依赖中间人来执行交易。
Lido 旨在通过其去中心化的质押平台解决这两个问题,该平台允许用户在不需要最低投资的情况下质押他们的token。Lomashuk 说,Lido 的用户可以使用他们质押的 ETH 作为抵押品来参与 DeFi 协议——这意味着他们不再需要在质押 ETH 和获得有吸引力的 DeFi 回报之间做出选择。该平台通过发行以太坊原生的衍生金融产品来做到这一点,Lomashuk 将其比作“新型债券”。该平台还支持在 Solana、Kusama 和 Terra 区块链上进行流动质押,并在今年于Polygon 上运行。在这些链上进行质押都有其独特的复杂性,要求 Lido 每次加入新协议时都必须编写全新的代码。
一个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 (DAO) 管理 Lido,该结构允许该组织通过汇集他们的资产来消除用户的个人最低赌注。去年,DAO 有 90 名投票成员,都是 Lido 治理token的持有者,他们共同充当 Lido 的决策实体。
“通过 DAO 有很多决定,即使是很小的决定,比如加入新的验证器或在该验证器上抵押更多资产。重大决策也需要通过 DAO,例如,重新分配 Lido token或为token添加一些激励措施,”Lomashuk 说。
Lido是如何运作的
Stake::Lido 允许用户质押他们的资产以获得每日质押奖励。用户可以质押任意数量的token——没有最低限度。
Mint:在质押 Lido 时,铸造的质押token与初始股份 1:1 挂钩。质押token可以在整个 DeFi 生态系统中使用,以增加收益。
Defi:Lido让用户可以使用质押资产获得额外收益。使用token(赚取每日质押奖励)作为抵押品,用于借贷、挖矿等。
Community:Lido DAO是一个建立流动质押服务并管理 Lido发展方向的社区。DAO 参与者的数量每天都在增长,贡献者们共同努力建设 Lido 的未来。
安全性
Lido通过了多家区块链安全公司的合约审核。毕竟涉及质押的项目,安全性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结语
随着加密市场开始回暖,以太坊价格也在慢慢回升。这也是利好Lido DAO的一个消息,另外,stETH虽然价格还未能恢复和以太坊价格持平,但是也在往积极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强制清算的风险也在慢慢降低,抛压变小,可以看出持有者的信心也在增加。Lido的质押协议也是最大的流动性提供者和 stETH 的发行者,这又使得LDO成为受益者。
本文链接:http://www.bqcjw.com/read/3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