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学文:构建金融操作系统实现数字化转型
- 资讯
- 2024-12-11
作者|霍学文,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发表于《中国金融》2022年9月增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放眼未来、把握大势,商业银行必须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机遇,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地变革重塑,持续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北京银行明确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推动数字化转型成效达到同业领先水平,着力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银行,为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金融增值服务、金融链接服务。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构建金融操作系统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科技为核心生产工具、以平台生态为主要生产方式,需要一个类似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金融操作系统,向下对接大量设备、海量数据,向上支撑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开发与部署,实现数据的可信共享、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的质量提升。北京银行正在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核心就是构建灵活扩展、安全稳定、生态共赢的金融操作系统。
构建灵活扩展的金融操作系统。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内核,采用模块化的策略,组织各个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功能的可扩展性。北京银行构建金融操作系统,就是在云化的硬件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以“统一模型、统一机制、统一平台、统一语言”为原则,运用企业架构建模方法,形成标准化、结构化、高内聚、低耦合、可插拔、可复用的系统组件,打造稳定、灵活、组件化的企业架构。在此基础上,针对业务逻辑,对组件进行灵活重组,组装成银行生态系统可直接调用的服务,支持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有效破解业务竖井、系统紧耦、流程低效、资源重复、数据孤岛等问题。通过构建灵活扩展的金融操作,形成对业务架构和业务模型资产的全面统一管理,更好地促进金融服务的无缝嵌入。
构建安全稳定的金融操作系统。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北京银行将认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始终坚持“安全、自主、可控”的发展路线,运用领先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在确保业务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为各项金融服务运行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支撑环境。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金融操作系统的数据规范和业务流程规范,具备可信共享的技术保障能力。把数据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建立数据安全长效机制,做好新技术、新业态、新算法等潜在风险防范,确保金融安全。
构建生态共赢的金融操作系统。金融业是一个生态圈,每家金融机构都在生态圈中生存。北京银行构建金融操作系统,将坚守深化产业生态合作的初心,在夯实内部服务的基础上,积极链接外部服务,实现金融操作系统从内部企业级向跨界生态级的延展。一方面,通过金融操作系统,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公司等的全方位深度合作,拓展科技触达的金融服务范围;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操作系统,将北京银行形成的一套技术开放、不断迭代、稳健运营的通用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向中小银行赋能,保持与金融生态圈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发展,助力中小银行降低技术成本、提升技术水平、提高风控能力、加快业务发展,拓宽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边界,实现场景共建、业务共生、生态共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在于统一数据底座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性、基础性资源。银行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必须加强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构建数据驱动的经营管理模式。北京银行明确树立了“一个银行、一体数据、一体平台”(One Bank,One Data,One Platform)的理念,着力打造基于统一数据底座、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数据治理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数签”阶段:开展数据治理,完善数据标签标准。数据治理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要给数据定标准。数据标准是实现业务系统间数据交换使用一致性和准确性的重要规范,是数据质量管控的重要抓手。北京银行构建了规范化数据建设与信息系统建设并行的源头治理机制,由“先建后治”向“源头管控、过程布控、全局智控”转变。2022年,北京银行全面开展了手工数据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推动信贷系统、资金交易系统、国际结算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升级完善,全行数据质量有效提升。另一方面,要给数据打标签。给数据打标签是提升数据价值密度、支持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式。北京银行结合外部监管和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给各类业务逐笔打上管理及统计维度的标签,提升源头数据项对经营管理要求的覆盖度。通过建立数据治理长效机制,提高底层数据的标准化、标签化、颗粒化水平,把好数据“源头关”,提高数据“含金量”。
“数汇”阶段:实现数据汇集,构建统一数据底座。统一数据底座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强化数据赋能的重要支撑。紧紧围绕“平台、模型、服务、管控、安全”五个方面,形成北京银行数据底座基础能力,构建全域数据供应网,使数据要素在全行自由流转。优化提升数据平台基础能力,持续建设“海量计算、批流一体、多维建模、安全探查、实时处理、可视分析”的企业级数据技术底座,实现PB级数据的内联外通。持续推动数据共享,贯通数据竖井、链接数据孤岛,推动行内各系统数据“串并联”,让全行客户资源在权限内共享。通过打通底层数据,实现全数据贯通,着力构建“统一可信、敏捷供给、便捷服务、安全共享”的统一数据底座。
“数智”阶段:发力数据智能,释放数据资产价值。“数智”是“数签”“数汇”建设和发展的延续,是检验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水平的最终标尺。加强数据挖掘和应用,开发数据价值,变现数据资产,全面开展银行各经营平台的“数智化”升级,构建“数智+营销平台”“数智+风险管理平台”“数智+客户服务平台”“数智+决策管理平台”等一系列“数智+”平台体系,让数智真正融入银行经营管理全场景。以数据驱动经营管理,让数据持续释放生产力和创造力,最终形成“以数连接、由数驱动、用数重塑”的数字化价值观,实现决策“先知、先觉、先行”、经营“提效益、提效率、提产能”、管理“降成本、降风险、降人力”,推动“数据更智能”向“业务更智能”“银行更智慧”的转型和跨越。
数字化转型需要在业务、技术、组织方面实现转型发展
以业务转型为本,全力打造最佳服务体验。当前,北京银行正在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统领全行发展模式、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营运能力、管理方式“五大转型”,五大转型就是五个生态应用场景,数字化转型就是应用场景落地的过程。在发展模式上,以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实现稳健发展、轻型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在业务结构上,通过科技引领和数据驱动,打造零售增长的二次曲线,持续推动零售利润占比提升,推动业务结构由公司为主向公司零售并重转型,实现公司零售业务均衡协调发展。在客户结构上,加快实现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微企业转型,重点打造“GBIC”组合金融服务模式(Government,Banking,Investment Banking,Company & Consumer),形成政府服务、商行服务、投行服务和公司服务、消费者服务的有效链接和高效联动,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生态、一体化、一站式的优质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在营运能力上,加快推进运营集约化改革,推动业务功能升级与流程再造,形成“一点接入、全局响应、全方位服务”的营运服务新模式。在管理模式上,加强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由“人控”“机控”向“智控”转变。通过以数字化转型统领“五大转型”,着力打造客户最佳体验和用户最佳体验。
以技术转型为翼,全力打造领先科技实力。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布局,为全行数字化转型插上腾飞翅膀。一是打造敏捷前台。持续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银行等渠道的功能升级迭代,打造涵盖小程序、公众号、5G消息、鸿蒙原子化等的多元化服务平台,通过低门槛、轻量化的服务,满足客户金融服务新需求。二是打造聚能中台。加强自主研发,持续优化“顺天”技术平台、“京智大脑”人工智能平台、统一数据底座建设,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进RPA机器人工厂建设,提升人工智能赋能智慧业务能力。三是打造强健后台。持续推进顺义科技研发中心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打造北京银行云生态体系,形成管理集中、先进智能的科技运营及稳固弹性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以组织转型为轴,全力打造敏捷体制机制。数字时代要有数字时代的生产关系。必须加快流程组织再造,推进组织敏捷进化,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组织资源,提升敏锐感知变化、迅速作出反应的敏捷组织能力。一是建立健全敏捷运作机制,加强跨领域、跨部门、跨职能的横向型、扁平化管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积极组建不同条线、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相融合的敏捷团队、无边界组织,推动实现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再向“敏捷银行”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树立“总行服务分行、分行服务支行、全行服务一线”的理念,强化“总分联动、部门协同、组合金融、综合服务”,打造总分支高效联动的大格局。三是建立健全矩阵式统筹机制,加强对科技、风险、数据、渠道等工作的矩阵式管理,避免产生新的竖井。
大潮奔涌,未来已来。数字化转型必将掀开金融史册崭新的一页,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发展篇章。北京银行将全面拥抱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大潮中奋发有为、转型发展,走好北京银行“二次创业”之路,创新探索中小银行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努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力!
本文链接:http://www.bqcjw.com/read/4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