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观察|多国央行密集发声 讨论加密货币价值
- 资讯
- 2024-10-23
连日来,各国央行政策制定者密集发声,或表态或评价加密货币的价值。
在这些评价中,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承认比特币是资产,但不是货币,没有支付功能;一是不承认比特币的任何价值。
比特币≠货币,增加监管
以欧洲和北美为主的发达经济体目前承认加密货币的资产属性,更多地是增加监管框架,而不是禁令。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Kristalina Georgieva本周一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警告称,不要将加密产品与货币混为一谈。任何没有主权担保的产品都可以成为资产类别,但不能成为货币。
欧洲央行拉加德表示,虽然加密货币没有价值,但会支持数字欧元。 拉加德称:“我一直都在说加密资产是高度投机性的、非常危险的资产,我非常谦虚的评估是,它一文不值,它没有任何基础,没有任何基础资产可以充当安全锚,应当受到监管。”
法国央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维勒鲁瓦(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表示:“我一直将加密货币视为资产,而不是货币。对于任何货币,都需要有人负责,但对于所谓的加密货币则并非如此。此外,货币需要得到广泛信任,需要被普遍接受。”
维勒鲁瓦还曾表示,加密货币资产的无序发展存在“私人”碎片化的风险,其中包括命名有误的“稳定币”。如果加密资产没有在不同司法管辖区以一致和适当的方式进行监管、监督和互操作,可能会扰乱国际金融体系。
欧洲央行执委帕内塔表示,加密货币的风险太大,不能作为可靠的支付手段,数字时代的公共资金必须保持货币锚的地位。
英国央行副行长坎利夫表示:正在密切关注加密货币。“加密货币现在被视为一种风险资产。我们并不认为加密货币存在系统性风险,但你永远无法确定什么会引发信心的丧失。随着量化紧缩政策的启动,我们将看到投资者撤出风险资产,许多散户投资者不懂加密货币。”
此外,泰国央行行长也在近日发言称:仍然不支持将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积极监管
自2022年1月以来,美国国会已提出80多份与加密货币、数字资产、区块链和代币化相关的法案,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据悉,这些法案主要分为6类,分别是:加密税收、央行数字货币(CBDC)、数字资产和数字资产证券透明度监管、区块链技术支持、制裁和恶意软件问题、以及美国官员对加密货币使用的访问和限制。
西班牙银行行长兼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PabloHernándezdeCos表示,需要迅速监管加密货币空间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以避免金融不稳定的风险。HernandezdeCos提到了应该如何在加密金融系统变得更大之前将其纳入监管范围。“尽管出现了这种惊人的增长,但加密资产仍仅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1%左右,迄今为止,银行的直接风险敞口相对有限。然而,我们知道这些市场有可能迅速扩大规模,并对个别银行和整体金融稳定构成风险。”此外,他建议对该主题采取“积极和前瞻性的监管方法”,并宣称在欢迎这些技术和降低其风险之间可以取得平衡。
塞浦路斯政府5月20日称,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监管加密资产的立法,并可能在欧洲最终确定共同的监管框架之前实施。
挪威央行表示,加密资产和服务需要更好的监管。
“屏蔽”比特币
尽管在一些国家,加密货币被广泛认可,但对加密货币实施禁令的国家和地区也在增长。
阿根廷中央银行(BCRA)近期宣布,禁止该国的银行为客户提供加密货币服务。BCRA的声明称,禁止银行为不受央行监管的任何数字资产提供服务,由于目前数字资产不受阿根廷政府监管,此举相当于事实上的禁令。声明称,“BCRA董事会下令采取的措施旨在减轻与这些资产交易相关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影响金融服务用户和整个金融系统”。
5月23日,斯里兰卡央行行长表示,斯里兰卡不承认加密货币。
牙买加央行行长RichardByles近日明确表示,我们远离加密货币。
肯尼亚央行行长表示,反对加密交易,称支持此类交易的金融机构可能会失去执照。
英格兰银行行长 Andrew Bailey 近日在做客 “Jobs of the Future” 播客时谈到了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未来,他表示比特币没有内在价值,也不是一种实用的支付方式。Bailey认为比特币只能具有外在价值,这只是意味着人们想要拥有和获取它作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在谈到哪种形式的数字货币将演变为广泛使用时,Bailey 表示,我认为它不会是加密货币,对比特币来说,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实用的支付方式。然而,Bailey 承认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似乎确实有价值,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应该受到尊重。
印度对加密货币的政策较为模糊。不过,印度央行行长Shaktikanta Das多次表态,加密货币没有潜在价值。他坚信加密货币可能会“严重破坏”该国的金融体系。Das还指出,最近的加密货币市场修正证明他对加密货币的谨慎态度是正确的。他强调,在加密货币方面,该国央行与政府意见一致。
本文链接:http://www.bqcjw.com/read/37613.html